深沉夜幕下炒股配资平台网站,肇庆怀集一中教学楼阳台上,两千余束手机灯光骤然亮起,获救学子含泪齐唱《强军战歌》,以激昂的歌声表达对连续奋战17小时、成功将他们安全转移的肇庆怀集民兵,最震撼、最滚烫的致敬;广宁县山火肆虐的焦土上,“山火不灭,我们不退!”的呐喊穿透浓烟;鼎湖区沙浦千亩良田的干涸渠底,迷彩绿在烈日淤泥中挥汗如雨,只为抢通春耕的“生命线”……
从惊涛骇浪到烈焰火场,从淤塞沟渠到绿美山岗,那一抹抹跃动的“迷彩绿”,总在最危急的关头、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他们便是根植于铁军故里——肇庆这片红色沃土的民兵队伍,正用忠诚的初心、务实的担当与实干的汗水,精心锻造出一支守护平安、助力发展、温暖民心的“铁拳头”。
01
危难显担当 织牢民生“安全网”
激战洪峰的迷彩防线
南粤仲夏,暴雨与8级雷暴大风相伴而来,广东新一轮“龙舟水”汹涌而来,此季节极易出现极端性、连续性、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持续强降水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短时强降水还会导致内涝、地陷等灾害。肇庆辖区西江、绥江、北江河段由此进入防汛抗洪关键时期。
△怀集县民兵转移受灾老人。
面对绥江水位逼近历史峰值(54.79米)的特大汛情,救援工作刻不容缓,怀集县人武部迅即反应,紧急集结民兵队伍,在恶劣天气下,迅速领取装备,拖引冲锋舟、橡皮艇,火速奔赴抗洪一线。第一梯队30人紧急驰援该县幸福街道重灾区。当道路被深水阻断时,民兵们果断地卸下舟艇,毫不犹豫地涉水推舟前行;面对泥泞断树,他们肩扛橡皮艇小跑突进近1公里,争分夺秒地转移受困群众。
在洪峰的严重威胁下,怀集县人武部指令频繁传递,高效调度各方力量。洪峰过后,民兵迅速汇聚于工业大道近水点设立前线指挥所,依据灾情科学划分区域,分组深入洪水腹地,高效地解救老幼、运送病患与物资。
军民鱼水情在危难时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目睹民兵连续奋战,正在家乡休假的现役海军陆战队老兵黎畅鹏和西藏某部军士梁裔敏热血沸腾,主动请缨加入救援队伍。沿街商户也自发地提供饮水食品,市民主动维护秩序,住户搬来座椅供休息,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后援线。
△怀集县民兵协助转移需要就医的群众。
夜幕降临,一场特别的救援牵动着众人的心。怀集一中高中部2000余名学生被困教学楼。怀集县人武部火速增派15名民兵和2艘橡皮艇驰援。经过现场仔细研判,民兵与校方紧密协作,引导男生涉水安全转移,针对女生宿舍一楼深达1.5米的积水,创新地使用冲锋舟运送桌子在楼梯口搭建“桌桥”,分批次用橡皮艇安全转运所有女生。
当任务完成,民兵撤离之际,获救的学子们自发聚集在宿舍阳台,纷纷点亮手机灯光。深沉的夜空中,两千余人齐声高唱《强军战歌》,激昂的歌声在洪水退却的校园里久久回荡,这一场面感人至深且震撼人心,这是对连续奋战的“迷彩绿”最真挚、最震撼的敬意与谢意。
截至次日凌晨2时洪水退至安全线,怀集民兵已连续鏖战逾17小时。此次抗洪行动成功转移群众2600余人,投送物资300余箱,凭借“人熟地熟”的优势和“急时应急”的忠诚担当,怀集民兵在洪峰巨浪中为家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迷彩防线。
△怀集县民兵用冲锋舟转移受灾学生。
△怀集县民兵转移受困教学楼的学生。
齐胸深水中的救援坚守
封开县莲都镇冷水村遭受严重内涝,积水深度达到居民住宅二楼,多户群众被困。面对如此险情,封开县人武部迅速调集20余名民兵,携带冲锋舟、橡皮艇及各类车辆7台,紧急驰援。救援队伍克服山体滑坡造成的道路堵塞等重重险情后抵达现场,民兵立即展开行动,在齐胸深的积水中挨家挨户喊话排查。他们采用背、抱等方式,蹚水小心翼翼地背负群众,将被困群众转移至救生艇。“拉住绳子!一二三,给我顶!”的号子声与“我们是民兵,大娘别怕”的安抚声交织。连续奋战10小时的民兵小黄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坚定地表示:“看到群众平安转移,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长达12小时的星夜奋战后,救援队伍成功将全部12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完成30余栋房屋排查,筑起了保卫生命的钢铁长城。与此同时,其他受灾镇街的武装部长也率领民兵深入受淹区域排查劝离、紧急救援,全力守护百姓家园。
△封开县民兵将受困车辆退出滑坡路段。
山火烈焰中的无畏扑救
“不好了,南街黄蜡村的山上着火啦,快组织民兵集合!”广宁县人武部值班室接到紧急通报,南街街道黄腊村委会后山发生山火,火势顺风蔓延,情况十分紧急。他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一小时内便集结文职人员、职工及民兵百余人,携带风力灭火机、油锯等装备奔赴火场。
现场火势凶猛,过火区域一片焦黑。民兵分队在当地干部引导下分组突击:一组手持油锯砍刀开辟隔离带,另一组背负灭火装备直扑火线。面对灼人热浪和窒息浓烟,民兵们高喊“山火不灭,我们不退”,在陡峭山地中一米米艰难推进。多名队员脚踝扭伤、腿部划伤仍坚守火场,持续扑救6小时终将明火压制。为防止复燃,民兵连夜值守火场扑灭余烬。至第二日清晨6时,历经14小时连续奋战,圆满完成灭火任务。
百余名民兵满身烟尘撤离时,当地群众纷纷致谢。“火场就是战场,穿上迷彩服就要担起责任。”广宁县人武部领导坚定地表示。此次行动再次有力地证明了民兵队伍在危急时刻的关键作用。
△广宁县民兵参与扑救山火行动
正如肇庆军分区参谋所说:“平时抓得紧,关键时刻才用得上、起作用。”
02
建设添动能 共绘发展“新图景”
以勤代训的建设先锋
今年2月,肇庆市组织民兵参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建设首战行动,积极动员民兵参与湛江市遂溪县黄略镇潭河村5口山塘清淤及周边清理整治工作,探索以勤代训、合成训练的有效路子,深入研究力量运用、工作流程、组织指挥、综合保障等宝贵经验,锤炼民兵队伍遂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能力。
△肇庆民兵擎旗“出征”,参与环北广东工程二期建设。
正午时分,机器轰鸣、车流滚滚,全体民兵加班加点,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紧张作业——钩机奋力清淤、货车穿梭运泥、土方有序平整,警戒值勤工作一丝不苟,现场秩序井然。
面对复杂地形,民兵们以人力肩扛手挖,精准铺设电缆沟槽;在土方转运的关键环节,运输车辆在他们的熟练驾驶下高效穿梭;即便施工难度陡增,他们依然奋勇前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再湿,但浇不灭他们确保任务如期完成的钢铁意志,这是一场与时间和质量赛跑的硬仗,全体民兵展现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肇庆民兵参加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建设首战行动。
23岁的钩机操作手覃都顺主动请缨,连续多日奋战不息。队员们每天清晨6点20分起床,7点吃早餐,8点投入工作,午餐仅在工地短暂休整一小时,然后持续奋战至傍晚。高强度作业下,许多人晚餐后便累得抓紧休息,只为次日保持充沛体力。6台钩机、8台运输车每天轰鸣运转超过8小时,大家全然不顾风沙尘土,紧张有序、任劳任怨。
建设过程中贯穿严谨务实的军事化作风。预建的党团组织高效运转,班排骨干职责明确,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每日开展流动红旗评比和劳动先锋评选,结果张榜公示;每晚雷打不动地进行工作总结、讲评与部署。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和工作、群众纪律。队员们还利用闲暇时间帮村民平整土地、清理垃圾,为留守老人干农活,将“视人民为亲人”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肇庆民兵参加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建设首战行动。
强有力的综合保障支撑着高强度建设。宣传组实时挖掘事迹,卫勤组备足药品。飘扬的连旗和标语持续激发着干劲。驻地村民深受感动,主动烧热茶、借出电动车、协助标记。村民们更在村口挂起“肇湛相连、军民同心树”横幅。全体同志拧成一股绳、攒着一股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回报村民的信任与厚爱,为打造全省示范样板树立了标杆。
春耕灌溉的清淤演武场
当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沙浦基地千亩良田因渠道淤塞面临春旱夏涝威胁时,民兵的响应速度令人惊叹,一场与农时赛跑的“渠底攻坚战”激烈展开。
五月的西江畔,沙浦基地渠道边机械轰鸣。一群迷彩身影在淤泥中奋力奋战——这是肇庆民兵“铁军”以清淤为实战考场,将施工段化作“演兵战场”,用行动践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使命。
△肇庆民兵参与市农林科学院沙浦基地清淤行动。
渠道因多年淤积陷入“肠梗阻”。板结的淤泥与水葫芦、浮萍几乎堵塞通道,严重威胁农田灌溉与汛期行洪。民兵“铁军”闻令而动,打响清淤攻坚战。工程机械手驾驶勾机担当“主力军”,有着十多年机械操作经验的民兵黄亦文等老手操控机械臂精准挖起硬化淤泥,灵活清除水面漂浮物,汗水浸透作训服仍全神贯注。在机械难以触及的狭窄区域,“岳山民兵连”连长邓欣夫高喊“党员跟我上”,率队扛起油锯劈开倒伏枯树,挥锹铲除盘根错节的杂草藤蔓。
面对泥泞湿滑、蚊虫肆虐及设备故障等挑战,民兵们昼夜突击。队员们累瘫在地咬口馒头又起身再战:“看到乡亲期盼的眼神,浑身就有力量!”他们以“淤泥清不完绝不撤离”的誓言,在实战中锤炼“敢打硬仗”的作风,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肇庆民兵参与市农林科学院沙浦基地清淤行动。
面对春耕灌溉的紧迫需求,民兵应急分队主动请缨,承担起基地内3.1公里主干渠的清淤疏浚重任,于工程一线淬炼战斗作风,奋战清淤护渠前沿,为现代农业发展疏通命脉。铁锹铲除的是淤泥,树起的是兵为民、民拥兵的精神丰碑;渠水灌溉的是良田,流淌的是军民共筑乡村振兴的血脉深情。这场攻坚不仅疏通农业“生命渠”,更锻造出民兵队伍“对党忠诚、本领过硬、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
绿美肇庆的生态建设者
今年3月,肇庆市以“绿美乡村”建设为契机,率先吹响民兵集结号,组织600余名骨干力量加入“民兵助力乡村绿化行动”。
在陡峭山坡上,民兵们肩扛树苗、挥汗如雨,以军事化标准挖坑培土;在村道河畔,他们科学规划、精准栽种,用战备素养提升造林质效。短短一个月,20000余株新绿在全市各镇街(片区)扎根吐翠。
当迷彩服与生态绿在这片红土地上交相辉映,大家看到的不仅是树苗成行,更是民兵队伍在生态文明战场上的冲锋姿态——他们用迷彩服映绿山河,用战斗力播种春天,为绿美肇庆建设树立了“军民同心、绿富同兴”的鲜活样板。
△肇庆市民兵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在推进绿美建设的征程中,肇庆民兵队伍主动扛起乡村环境整治重任,以“军事化标准 + 精细化作业”打响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在高要区回龙镇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疏通淤塞沟渠3.2公里;夜色中,他们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进村民心田,曾经的“脏乱差”化身“绿净美”。
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村民们由衷感叹:“这些穿迷彩的‘后生仔’既当清洁工又当宣传员,把我们村子收拾得像军营一样整齐!”
03
服务践初心 架起军民“连心桥”
时间回溯到2023年2月,肇庆市成立广东省首支民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一支支“迷彩雷锋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橄榄绿的身影深深烙进城市的文明底色。
在端州老城区的青石板路上,民兵们弓着腰为独居老人维修家电、修剪头发;在四会乡村小学的操场上,他们单膝跪地为孩子们演示战地包扎;在高要社区的榕树下,迷彩服与红马甲交织成最温暖的风景线。这支队伍用务实的行动和执着的坚守,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25年肇庆市民兵志愿服务队“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
怀集县“岳山民兵连”始终把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挂在心头,经常送去防寒校服、盲文绘本和益智教具,定期开展手拉手活动,当视障儿童开心地用指尖“阅读”民兵叔叔送来的凸点图书时,大家都湿润了眼眶。
鼎湖区的民兵们则将爱心捐赠活动融入应急拉动点验,百余册带着体温的课外书从迷彩背囊传递到山区学子的手中,每一本扉页都写着民兵的真挚祝福和寄语。
△怀集县“岳山民兵连”举行国防教育进校园暨爱心捐赠送温暖活动。
“以前觉得军人只是站岗放哨,现在才知道要学这么多本领!”在肇庆中学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官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体验,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呼。在市第七小学的国防教育课上,民兵教练员展示震撼的队列训练、军体拳表演和国防教育公开课,让学子直观感受“拳头力量”,点燃投身国防实践的热情。在市外贸幼儿园隆重举行的升旗仪式上,一只只稚嫩的小手学着民兵叔叔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礼时,爱国主义的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
△在肇庆中学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国防教育公开课。
△肇庆市第七小学开展国防教育课,民兵教练员为全体师生演示军体拳。
德庆县的“民兵导师”在高校持续掀起从军热,他们创新打造“十个一”活动机制,积极探索校地合作国防教育新品牌,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了区域大学毕业生征兵工作高质量发展。
△德庆县民兵为高校学子展示轻武器装备。
从抗洪抢险冲锋在前到应急应战守护平安,从迷彩绿守护绿水青山到橄榄红扮靓美丽乡村,从志愿服务温暖千家万户到国防教育播种爱国种子,肇庆民兵用实干与担当为地方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他们既是国防建设的坚实力量,也是地方发展的可靠帮手,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民兵服务地方建设的精彩篇章,军地聚力共同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新图景”。
据悉,肇庆市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建”,着力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敢打必胜”的民兵“铁军”。
近三年,全市共出动民兵5600余人次,先后完成多次参与扑救山火、抗洪抢险、保障部队过境等急难险重任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突击队和排头兵作用,汇聚成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合力。
如今,这片红色沃土上的民兵队伍,正传承着铁军精神,在军地聚力共建下,向着过硬民兵“铁军”队伍大步迈进,在支援地方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中,展现出过硬的战斗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肇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铁拳头”。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让我们一起致敬人民子弟兵!
锦绣山河,有你心安。
资料来源:肇庆军分区(通讯员 陈绪华 刘秋仪 陈静琳)
编 辑:骆靖敏
炒股配资平台网站
联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